在oop程序设计中,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,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,新的class称为子类(subclass),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、父类或超类(base class、super class)。
比如,我们已经编写了一个名为animal的class,有一个run()方法可以直接打印:
class animal(object):
def run(self):
print ‘animal is running…’
当我们需要编写dog和cat类时,就可以直接从animal类继承:
class dog(animal):
pass
class cat(animal):
pass
对于dog来说,animal就是它的父类,对于animal来说,dog就是它的子类。cat和dog类似。
继承有什么好处?最大的好处是子类获得了父类的全部功能。由于animial实现了run()方法,因此,dog和cat作为它的子类,什么事也没干,就自动拥有了run()方法:
dog = dog()
dog.run()
cat = cat()
cat.run()
运行结果如下:
animal is running…
animal is running…
当然,也可以对子类增加一些方法,比如dog类:
class dog(animal):
def run(self):
print ‘dog is running…’
def eat(self):
print ‘eating meat…’
继承的第二个好处需要我们对代码做一点改进。你看到了,无论是dog还是cat,它们run()的时候,显示的都是animal is running…,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分别显示dog is running…和cat is running…,因此,对dog和cat类改进如下:
class dog(animal):
def run(self):
print ‘dog is running…’
class cat(animal):
def run(self):
print ‘cat is running…’
再次运行,结果如下:
dog is running…
cat is running…
当子类和父类都存在相同的run()方法时,我们说,子类的run()覆盖了父类的run(),在代码运行的时候,总是会调用子类的run()。这样,我们就获得了继承的另一个好处:多态。
要理解什么是多态,我们首先要对数据类型再作一点说明。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,我们实际上就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。我们定义的数据类型和python自带的数据类型,比如str、list、dict没什么两样:
a = list() # a是list类型
b = animal() # b是animal类型
c = dog() # c是dog类型
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某个类型可以用isinstance()判断:
>>> isinstance(a, list)
true
>>> isinstance(b, animal)
true
>>> isinstance(c, dog)
true
看来a、b、c确实对应着list、animal、dog这3种类型。
但是等等,试试:
>>> isinstance(c, animal)
true
看来c不仅仅是dog,c还是animal!
不过仔细想想,这是有道理的,因为dog是从animal继承下来的,当我们创建了一个dog的实例c时,我们认为c的数据类型是dog没错,但c同时也是animal也没错,dog本来就是animal的一种!
所以,在继承关系中,如果一个实例的数据类型是某个子类,那它的数据类型也可以被看做是父类。但是,反过来就不行:
>>> b = animal()
>>> isinstance(b, dog)
false
dog可以看成animal,但animal不可以看成dog。
要理解多态的好处,我们还需要再编写一个函数,这个函数接受一个animal类型的变量:
def run_twice(animal):
animal.run()
animal.run()
当我们传入animal的实例时,run_twice()就打印出:
>>> run_twice(animal())
animal is running…
animal is running…
当我们传入dog的实例时,run_twice()就打印出:
>>> run_twice(dog())
dog is running…
dog is running…
当我们传入cat的实例时,run_twice()就打印出:
>>> run_twice(cat())
cat is running…
cat is running…
看上去没啥意思,但是仔细想想,现在,如果我们再定义一个tortoise类型,也从animal派生:
class tortoise(animal):
def run(self):
print ‘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…’
当我们调用run_twice()时,传入tortoise的实例:
>>> run_twice(tortoise())
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…
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…
你会发现,新增一个animal的子类,不必对run_twice()做任何修改,实际上,任何依赖animal作为参数的函数或者方法都可以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,原因就在于多态。
多态的好处就是,当我们需要传入dog、cat、tortoise……时,我们只需要接收animal类型就可以了,因为dog、cat、tortoise……都是animal类型,然后,按照animal类型进行操作即可。由于animal类型有run()方法,因此,传入的任意类型,只要是animal类或者子类,就会自动调用实际类型的run()方法,这就是多态的意思:
对于一个变量,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animal类型,无需确切地知道它的子类型,就可以放心地调用run()方法,而具体调用的run()方法是作用在animal、dog、cat还是tortoise对象上,由运行时该对象的确切类型决定,这就是多态真正的威力:调用方只管调用,不管细节,而当我们新增一种animal的子类时,只要确保run()方法编写正确,不用管原来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开闭”原则:
对扩展开放:允许新增animal子类;
对修改封闭:不需要修改依赖animal类型的run_twice()等函数。
继承还可以一级一级地继承下来,就好比从爷爷到爸爸、再到儿子这样的关系。而任何类,最终都可以追溯到根类object,这些继承关系看上去就像一颗倒着的树。比如如下的继承树:
小结
继承可以把父类的所有功能都直接拿过来,这样就不必重零做起,子类只需要新增自己特有的方法,也可以把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;
有了继承,才能有多态。在调用类实例方法的时候,尽量把变量视作父类类型,这样,所有子类类型都可以正常被接收;
旧的方式定义python类允许不从object类继承,但这种编程方式已经严重不推荐使用。任何时候,如果没有合适的类可以继承,就继承自object类。